淺談水泥設備的預防維修管理體系
2022-07-12張衛華
(南方水泥公司生產技術部)
目前,我國水泥行業競爭日益激烈,任何一家公司要想在這個高度競爭的產業中適應并生存下來,就必須能夠對工廠的各個重要方面加以有效控制,其中設備的運行與維修尤為重要。
雖然我們無法徹底消除設備的故障,但是我們卻可以通過加強對設備的管理,建立以預知性為主的預防維修管理體系,避免和減少設備的意外故障,從而實現公司預期的盈利目標。
1 維修的類型及特點
1.1 事后維修
事后維修也稱故障性或糾正性維修,就是當設備發生故障后所進行的維修,設備發生故障或性能降低后,通過恢復性維修使設備能夠暫時運行,并Z終使設備恢復至正常狀態所進行的一種維修工作。其特點為:設備可靠性差、效率低;增加加班時間;需要的備件庫存大;成本高;對產品質量產生負面影響。
1.2 預防性維修
預防性維修是一種系統性的、預先排定的檢查、測驗及監控程序,目的在于防止早期故障、增加可靠性,同時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預防性維修有定時更換、修理的方式和定期檢查并根據檢查結果來安排近期的檢修計劃的方式,后者是我們常用的。
其特點為:以時間為基礎的、系統性的計劃和組織,減少了時間上的損失;絕大部分故障能在發生前進行處理;設備性能大大提高。
預防性計劃的編制有些要依賴于技術管理人員的直覺與經驗;依賴于設備的平均無故障時間。
1.3 預知性維修
預知性維修是一種根據設備運轉狀況來進行的一種更高級的預防性維修。能對設備的實際狀況進行周期性監控及處理,能夠為設備維修計劃的編制提供數據,根據實際收集的數據,使我們所有的維修活動都可以按照“需要”為基礎進行安排。其特點為:是一種更高級的預防性維修模式;不依賴于設備的平均無故障時間;監控設備運轉的實際數據;連續對參數(振動、溫度記錄、超聲測試……)進行監控、記錄和分析;實現較高的設備利用率和可靠性;延長設備的壽命;大大降低維修成本 。
1.4 自主性維修
自主性維修是對設備故障的根源進行分析、監測、改正,通過對故障的風險分析,把風險分類,并制訂相應的行動方案,盡Z大可能消除故障的發生和減少不必要的修理工作。其特點為:運用多種分析方法來改進我們的工作方式;消除設備故障的根本原因;對重大和反復性及慢性故障原因進行分析并徹底解決。自主性維修是在預知性維修之前的步驟,其目的是研究設備故障并建立方法以延長平均無故障時間。
2 預知性和自主性維修的重要性
預知性和自主性維修是通過綜合使用所有可用的信息,包括:設備的狀況(診斷和運行數據)、維修檔案、操作員記錄、設計數據,以及故障根本原因分析、故障模式和影響分析研究等,從而及時做出有關設備維修要求的決定,并通過相應的維護保養工作來延長設備的有效運行壽命。
預知功能對于及早發現問題至關重要,而預防性維修功能則是將數據轉換成信息和行為的過程。自主性計劃是計劃性維修的關鍵,是維修工作的核心。
我們的維修理念是主動地預防故障而不是被動地去處理故障,采用預知性維修技術將會使我們的預防維修管理系統更加有效。
把自主性、預知性、預防性維修包含在一個綜合的維修管理計劃中,就會形成一個以可靠性為中心的、Z佳的預防維修管理體系,可以將故障維修或故障搶修的成本減少30%~50%。
3 預防維修管理體系在工廠的實施
一個好的預防維修模式是建立在預防、持續改進的基礎上。預防原則從巡檢開始,然后是計劃、計劃進度編制和執行;而持續改進原則主要建立在設備故障分析的基礎上。
維修組織機構的組成有管理、計劃部門和執行部門。其主要工作可分為:管理、檢查、計劃、安排、執行、改進(見圖1)。
3.1 管理
維修部門的負責人要組織和管理本部門的人力、財力和材料資源,提高維修質量、優化技術和經濟性能,以Z少的成本使設備維持良好的狀況。
3.2 檢查
檢查要持續深入追蹤和測量設備的情況,分析其趨勢方向,提出維修需求,并考慮生產限制因素。一個好的巡檢體系通過系統的和定期的一系列巡檢工作,能夠識別出85%以上的潛在的設備故障。巡檢可分為一級巡檢和二級巡檢。
3.2.1 一級巡檢
一級巡檢是經過簡單的觀察來確認一些潛在風險,這一流程包括設備檢查,利用一個人的所有感覺(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綜合個人經驗與常識,確定設備的運行?況是否正常。
參與巡檢的執行人員包括:崗位操作人員、白班生產人員、白班維修人員、專職專業巡檢人員。他們按規定的巡檢路線和工作計劃進行檢查,可以發現諸如軸承溫度過高、漏油,篦冷機漏料、筒體或外殼出現裂縫、大齒圈缺少潤滑油、電機滑環磨損、母排或電纜接頭發熱等問題。
為了保證一級巡檢的工作開展,公司要創建包括所有工廠設備的巡檢文 件,要有巡檢路線、巡檢日歷、巡檢頻次、巡檢標準、規范等等。要有一級巡檢工作時所需要的相關的手持檢測工具。
3.2.2 二級巡檢(特殊巡檢)
二級巡檢又稱特殊巡檢,是利用檢測工具發現設備潛在的各種問題,分析當前和過去的數據資料,作出決定并采取行動。
參與特殊巡檢的人員:由相關專業技術人員來完成的,如機械技術人員、工藝技術人員、電氣技術人員。他們應按規定的巡檢路線和工作計劃進行檢查,包括各種類型的檢查:檢測磨機軸承的振動;檢測風機軸承的振動;檢測磨機襯板磨損情況;對油品進行分析。
這一流程要求嚴格做好準備工作(檢查什么、多長時間一次、使用什么工具等等),并記錄所有的測量結果與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以幫助將來對設備故障根本原因的分析。
要求所有的特殊巡檢必須按照預訂計劃執行,做好特殊巡檢記錄,并使其成為設備檔案的一部分,這是我們監控設備長期狀況的一個重點工作。
3.2.3 計劃
計劃是一個決定與保證檢修正確的程序,使檢修工作、材料、工具、安全因素以及其他工作能有效執行的過程。該項工作要確定檢修的方法、人員、備件和其他必要的資源;要編制檢修計劃、編制檢修規范、組織對設備的大中修,以達到與技術標準一致的、高效安全的維修。
3.2.4 計劃進度編制
編制時要根據維修作業的需求、人員和設備來確定工作程序 ,通過綜合設備及其他相關資源來制定工作時間進度表,按照優先順序確保計劃進度表按計劃實施。
3.2.5 執行
執行是以Z低成本,高質量、高安全和高效率地完成維修工作,使設備達到Z佳化狀態。其工作要點是:按計劃要求確保各項維修工作能連續進行;按Z高標準,安全、高效地完成與工作相關的維護;檢修工作完成后,設備在一段時期內應處在一個良好的運行狀態,所以要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測試、清潔;對所進行的維修工作要進行反饋,包括材料、工具、人員、技術以及記錄與設備檔案相關的信息;堅決消除返工現象。
3.2.6 改進
通過升級材料和維修方法來改進設備的技術和經濟性能,在設備的使用周期壽命內減少設備的維護修理工作。
4 預防維修管理體系常用的管理方法及管理工具
4.1 參加工廠的生產早會
早會的目的是通過對前一天的事故及潛在風險進行分析,決定相應的行動方案來維持生產線正常運轉,達到和滿足生產要求。
維修部門參加生產早會前要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關注前一天發生以及由一級巡檢發現的所有事故及潛在風險,以及檢查運行參數是否在規定范圍內,并研究、分析、決定和采取相應行動,在會議上進行通報(特殊與復雜的問題需要另行開會研究和解決)。
4.2 周檢修例會
在每周末,召開維修系統的周檢修例會,回顧和總結本周的檢修工作,安排下一周的周檢修計劃。在會上,要重點關注計劃外檢修工作的數量(包括緊急的、臨時的)、返工數量、未完成的檢修項目,要進行分析,提出行動方案。
4.3 月度維修報告
維修部門每月要做出設備的月度報告,內容包括回轉窯的可靠性系數、運轉率、維修成本、停窯事件的分析、一些重大維修事件的分析,維修預算的分析等等。
4.4 設備故障統計分析
每月對設備的故障進行統計分析,為停機的統計分析提供指導性的方針,從而減少故障頻率與延誤時間,提高工廠設備的性能及可靠性。
4.5 故障根本原因分析
我們在分析故障原因時,必須注意要查出故障的根本原因,而不是故障的表面原因。在分析時,收集所有證據、數據,使用頭腦風暴技巧,列出所有可能問題的現象,詳盡列出所有可能對其的影響因素,考慮所有的可能性,包括:原料問題、人的問題、操作問題、設備問題等,做出根本原因分析圖,排除無關因素,Z后找出故障的根本原因,制定出改進的行動計劃并落實完成。
4.6 預算跟蹤
每年要根據工廠的發展戰略目標和生產要求,預測下一年的維修費用,并分解到全年的12個月,每個月要對實際發生的維修費用進行跟蹤、分析,使費用的發生在我們的掌控之中。
4.7 設備故障風險分析
什么是風險:可以預見的設備故障即為風險,而在工藝流程或在生產線過程方面將引起不可接受的后果的風險則是關鍵風險。
設備故障風險分析其實就是一種上流行的故障模式及影響分析(FMEA)。按工藝流程對每臺設備(細分到部件)進行風險評估,并按風險的高低分類,制訂相應的巡檢計劃、維修計劃、備件采購計劃及設備故障處理預案,使風險等級降到Z低或消除風險。
4.8 設備采用預知性維修方案之前的準備工作
對每一臺設備都要進行評估。可以用一些問答題的方式進行,例如:
(1)每一臺設備的特有的故障模式是什么樣的?
(2)發生故障之前進行怎樣的檢測才能發現這些故障?
(3)以怎樣的方式來了解這些故障?
(4)每一臺設備對應每種相關故障模式將會產生哪些費用?
(5)多長時間進行一次檢測,才能避免設備發生故障?
(6)如何保證采用預知性維修技術在一定的時間范圍內能成功預知設備的某種故障?
(7)如果使用一種先進的檢測技術對故障模式進行檢測,那么需要進行哪些特殊試驗?
(8)每一種特殊試驗能提供可靠的設備運行的周期是多少?
結束后,對每一臺設備的評估都做一個記錄,以備將來參考。
4.9 維修常用關鍵業績指標
我們的維修活動需要通過相關的關鍵業績指標來監控。目前國內一些企業都喜歡用設備的運轉率來衡量設備的運行狀況,其實國外的先進企業更多關注的是設備的可靠性,因為運轉率容易受眾多的外界因素的影響,例如:自然災害、限電、水泥銷售淡季造成庫滿停窯等,這些都是我們無法控制的。而作為設備的管理者,我們對設備的可靠性是可以控制的,因為可靠性的計算是除去了外因的影響因素,這樣便于我們管控我們能控制的指標。
維修管理常用的Z有效的關鍵業績指標有:可靠性系數、平均無故障時間、維修成本指數。
可靠性系數 = 特定期間的運行小時數/同一期間(運行小時數+故障停機時間)
平均無故障時間 = 運行時間 /由于事故造成的停機次數
維修成本指數 = 工廠的實際維修成本/工廠的參考成本(預算)
另外,對巡檢、計劃、執行都有一系列的關鍵性業績指標,這里就不一一敘述了。
5 推行預防維修管理體系中常見的一些問題
(1)領導對維修工作不關注、不重視。工廠沒有建立起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預防維修管理體系。
(2)由于費用緊張,很多設備處于欠維修狀態,平時基本上沒有什么預防性維修活動,更談不上預知性維修,只是到不得不修時才進行修理,那時基本上只能是更換,而不是維護了,實際費用更高。這是一種短期行為,只看眼前,而不管1年、3年、5年以后的工廠發展。
(3)一些工廠對維修類型的概念不清楚,誤以為自己在預防性維修和預知性維修方面做的很好,實際細一了解,存在很多問題。
(4)混淆了振動監控和振動分析。誤認為裝在設備上的振動監控就是振動分析,其實二者的目的是不一樣的。
我們知道振動分析是用于預知性維修管理的主要技術,一般都是利用專用的數據采集儀器收集數據并使用軟件進行分析,如果正確使用振動分析,可以識別設備零部件的老化,或在其發生嚴重的損壞之前發現故障的預兆。而振動監控大多是利用安裝在設備上的振動傳感器,得到一個簡單的趨勢及數據,無法做到詳細的分析。
(5)基本上不做油品分析。
(6)巡檢人員沒有相應的檢測工具。
(7)巡檢及修理工作沒有記錄,沒有巡檢要求及巡檢標準。
(8)除了有簡單的大中修計劃外,沒有周(或月)檢修計劃,只是每天臨時安排工作。
(9)檢修計劃的來源不清楚,有些時候就是按估計的時間來決定修或不修。
6 結束語
在設備維修方面,我們深信預防性維修優于事后維修,預知性維修比預防性維修更可靠,但對于有些設備的預防性維修可能比預知性維修的成本更低。所以我們工廠的維修政策不能是單一的,應該以預防性維修為基礎,建立以預知性為主的預維修管理體系,就可能實現設備零故障、低成本、高效率地運行。
(來源:中國水泥備件網論壇)